乌克兰姑娘安娜的“躺平”奇遇记
最近有个乌克兰姑娘安娜,火了。
不是因为她貌美如花,也不是因为她才华横溢,而是因为她的一通吐槽。
事情是这样的,安娜从乌克兰跑到德国避难,德国政府每个月给她550欧元,还包吃包住,孩子上学也免费。
这日子,搁谁谁不乐意?
安娜直接开启了“躺平”模式,每天晒太阳唠嗑,日子过得比在乌克兰还舒坦。
可德国老百姓不干了,凭啥我们纳税养着你“躺平”?
再说了,一些乌克兰难民还玩起了“小聪明”,重复领救济金,薅羊毛薅到飞起。
德国政府一看这不行啊,赶紧改政策,想“躺平”?
门都没有,赶紧去找工作!
这下安娜傻眼了,工作?
那多累啊!
于是她一琢磨,听说中国上海遍地是黄金,不如去碰碰运气?
到了上海,安娜发现,这地方确实高楼大厦,灯红酒绿,比德国小镇子强多了。
可问题是,这地方消费也高啊!
不工作,兜里的钱很快就见底了。
安娜这才意识到,上海可不是“免费的午餐”。
想“躺平”?
做梦去吧!
她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工作,可这姑娘眼高手低,不是嫌累就是嫌工资少,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,始终没找到合适的。
这下安娜彻底破防了,开始在网上吐槽:在德国躺着就能拿钱,在中国咋还要工作?
这也太不公平了吧!
中国网友一听就不乐意了:来避难,给你提供个安稳的环境就不错了,还想啥自行车?
都像你这样,谁还愿意干活?
这事儿吧,说起来也挺有意思。
安娜的“躺平”梦,在德国破灭了,在中国也破灭了。
她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,飘到哪儿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。
其实,德国一开始对乌克兰难民挺慷慨的,可架不住有人“贪得无厌”啊!
羊毛出在羊身上,德国老百姓也不傻,凭啥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,让别人舒舒服服地“躺平”?
中国呢,一向主张自力更生,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。想“躺平”?对不起,没门!
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,对待难民,既要有人道主义精神,也要有底线思维。
不能一味地“施舍”,更要引导他们自食其力,融入社会。
说白了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与其给难民发钱让他们“躺平”,不如教他们技能,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。
当然,这事儿也怪不得安娜一个人。
战争让她失去了家园,颠沛流离,心理难免失衡。
只是,这“躺平”的思想,确实要不得。
世界这么大,哪儿都不养闲人。
靠山山会倒,靠人人会跑,只有靠自己最可靠。
